逛完今年的广州车展,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
恐怕还是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扩张吧?
虽然车展上不乏全新一代宝马5系、全新一代奔驰E级这样的重量级角色,但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,还是在新能源上。
以凯迪拉克为例,它这一次的参展阵容主力,就是纯电动汽车。
1、主打阵容已经转向纯电?
这一次的广州车展,凯迪拉克的参展阵容并不算庞大,不过3款主力车型都是纯电车型。
首先是纯电中大型SUV OPTIQ,它是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,但这次选择了在广州首发。
其次则是凯迪拉克目前的纯电主力车型LYRIQ锐歌,它推出了价格更有竞争力的IQ锐歌后驱标准续航豪华版。
为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对自己纯电产品的关注,凯迪拉克还拿出了纯电动超豪华旗舰轿车Celestiq,车长超过5.6米,纯手工打造,售价34万美元。
看上去,凯迪拉克已经下定决心要转型为一个纯电动品牌了。
2、如何把握现在?
本次广州车展期间,凯迪拉克IQ锐歌后驱标准续航豪华版上市,新车共推出两款车型,售价为29.77-31.77万元。
这款车属于IQ锐歌的新增车型,外观、内饰、尺寸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,但是起售价格比目前在售车型低了8.2万元。
新车保留了现款IQ锐歌的一些卖点,例如宽大的车身尺寸、33英寸可分区显示的视网膜屏、高通骁龙8155芯片等等,基础性能还是不错的,同时取消了现款车型上不太常用的感应后备厢等的配置。
除了价格,新车最大的变化是对动力系统进行了调整,电机总功率调整为250kW,电池包容量下调到了68.4kWh,续航里程则下调至502km,但快充时间缩短至0.55小时,慢充时间缩短为11.4小时。
凯迪拉克IQ锐歌的目的很明显:把握现在。
现款车型性能不错,但价格较贵,新车对价格进行大幅下调,但却保留了基本性能,而且502km的续航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。
从技术的角度看,凯迪拉克是几乎没有短板的,它需要尽快提升旗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。
3、如何规划未来?
凯迪拉克打造IQ锐歌后驱标准续航豪华版,是为了快速走量;而车展上另一款重磅车型 IQ OPTIQ,则是为了面向未来。
OPTIQ被归入凯迪拉克全新纯电战略车型IQ纯电系列,这一次是全球首发。
除此之外,这还是一款由中国本土软件中心和数字化团队深度参与的一款新车。
OPTIQ基于奥特能智电平台打造,继承了凯迪拉克IQ纯电系列的家族式设计语言,整车有着比较强的档次感和科技感,同时还将提供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辅助驾驶系统、IQ OS系统等智能化配置。
这款车是凯迪拉克IQ纯电系列最新车型!
根据凯迪拉克官方的规划,2024年IQ纯电系列还将有3款其全新车型亮相。
4、向纯电转型,凯迪拉克手里都有什么牌?
IQ锐歌后驱标准续航豪华版和OPTIQ的出现,的确吸引了不少用户的关注。
但深入了解凯迪拉克之后你会发现,在这些新车的背后,凯迪拉克手中还有不少的牌可以打。
首先,作为一个传统的豪华品牌,凯迪拉克在基础设施搭建方面有一定的优势。
到目前为止,凯迪拉克的可接入充电终端已经有58万根,覆盖全国320个城市,同时还在核心城市搭建了奥特能超充站,而且还与特斯拉达成了互联互通补能合作。
在这次车展期间,南方电网还上线了凯迪拉克IQ APP,为IQ纯电系列的用户服务。
其次,凯迪拉克在纯电技术上是有一定造诣的,除了奥特能平台之外,凯迪拉克还拥有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辅助驾驶系统、IQ OS系统等装备,整体技术水平并不比主流国产新能源厂商差。
当然,凯迪拉克豪华品牌的身份,也是它向纯电转型时的一个积极因素。
以这次车展期间上市的IQ锐歌后驱标准续航豪华版为例,它的售价已经进行了大幅下调,但起售价仍然“高达”29.77万元,如果没有“豪华品牌”的招牌,凯迪拉克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让用户认可这种高端车型。
5、凯迪拉克能否转型成功?
无论传统汽车厂商情愿还是不情愿,新能源时代都已经到来。
在转型方面,凯迪拉克算是比较积极的,而且也比较理性,它确定了“油电互补、逐级进阶”的转型策略。
简单来说就是,燃油车继续更新换代,同时加快纯电车型投放速度,逐渐用纯电车型替换掉燃油车。
其实,这也是大多数传统厂商的做法!
凯迪拉克能够拿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电动汽车相关技术,在品牌、渠道建设、基础设施搭建方面也不存在什么问题,但它遇到的挑战也不小。
首先,它的转型速度能否跟得上整个市场的转型速度。
按照规划,IQ纯电系列2024年将推出3款纯电车型,这个节奏在豪车里已经不算慢,但跟生龙活虎的国产车相比还是有些不足。
其次,它的燃油车销量已经不太可能再大幅提升,但又需要它们为凯迪拉克的转型提供支持。如何处理好油车与电车的关系,这需要做好权衡。
结束语: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市场上硅价“雪崩”的消息不绝于耳,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低至250元/公斤无人问津的传闻更是增添了市场的看空情绪。对此,领先通威股份和GCL科技内部人士均予以否认。据财联社记者从隆众资讯分析师处获悉,硅料厂